-
- 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曙光西里甲5號院19號樓
- 電話:010-58356984
- 郵編:100028
- 傳真:010-58356979
連日來,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,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及所屬各單位組織看望慰問抗戰老同志,頒發“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”紀念章,并傳達組織對抗戰老同志的深切關懷。
老同志們撫摸著紀念章,十分動容,感慨萬千。他們表示,這份沉甸甸的榮譽,承載著黨中央的深切關懷,也凝結著集團公司的長期關愛。作為老一輩航空人,感黨恩、聽黨話、跟黨走早已融入血脈,這份榮譽將永遠銘記于心,繼續為祖國的航空事業發揮光和熱。
不曾忘卻抗戰先輩拋灑熱血、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,不敢辜負先驅英烈撐起的民族脊梁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砥礪征途上,千千萬萬的抗戰老兵堅定服從組織安排,奔赴祖國急需建設的各條戰線,以百折不撓、堅忍不拔的堅定信念,以壓倒一切困難的決心和勇氣,默默疾行,喋血奉獻。
王世卿,104歲,曾任三機部六院院務部副部長。他16歲加入冀中人民抗戰自衛軍,在冀中平原堅持了6年的游擊戰,后進入延安抗大學習,在解放戰爭、抗美援朝的戰火紛飛中,從士兵成長為一個革命干部。“我們這一代人盡了自己的力量,希望下一代比我們這一代做得更好。”展望未來,他深切寄望。
101歲高齡的益懷勇,16歲毅然投身革命洪流,加入晉察冀邊區兵工廠,又于國家需要之時義無反顧投身百廢待興的國防工業戰線。“當年在晉察冀的山溝溝里,做夢也想不到我們的軍隊能有這么先進的武器裝備。這輩子,真的值了!”再看今朝,他感慨至深。
98歲的楊林森,目睹日本侵略者的肆虐,17歲毅然加入八路軍,踏上革命征途。歷經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,英勇殺敵,屢建軍功。擊退外敵后,他兢兢業業為我國的航空事業默默奉獻,用忠誠與奉獻為祖國建設無悔付出。“我為自己能保衛國家、服務人民而感到無比自豪。”他感慨道。
今年97歲的王企賢,1945年8月在淮安縣參加中國共產黨,先后參加銅城戰斗、蚌埠戰斗,在家國安穩之后到成都峨嵋機械廠繼續為祖國空中力量建設奉獻。“多少戰友成烈士,他們功大我沾光。勝利來之不易,要讓英雄的鮮血化作奮進的動力,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大力量。”回首往昔,他動情感嘆。
李文儒,97歲,1945年2月加入新四軍,先后擔任新四軍軍部特務團戰士、三野直屬政治部副班長、教導師警衛班長,在淮海戰役、渡江戰役之中拋灑熱血,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。“當時條件再艱苦,我們都堅信勝利一定屬于我們,這種信念支撐著我們一路走下來。”執著奉獻,他無怨無悔。
同樣97歲的徐芳元,在抗戰時期于鹽城被新四軍救助,成為部隊包煙廠的“小軍工”。從烽火年代到和平歲月,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的忠誠與感恩,堅定地走在奉獻的路上。“愿青年一代銘記歷史,永懷報國之志,讓祖國的藍天永遠安寧。”她勉勵新一代航空人不斷奮進。
96歲的雷殿才,1944年4月在鹿水縣參加革命,從通訊員、警衛員到班長,在戰爭中他義無反顧。佩戴上彰顯偉大勝利、體現崇高榮譽的紀念章,老人感到十分光榮,感慨道:“作為一名老兵,為黨工作是我的本分。我一輩子相信黨、跟著黨,烽火歲月令人難忘,幸福生活來之不易。”
今年95歲的左書進,14歲便投身抗戰,抗擊日寇,保衛鄉親。抗戰勝利后,他在解放戰爭中屢立戰功,逐步成長為政治工作者。他說:“這份榮譽屬于所有為共和國獻出青春和生命的戰友,期盼年輕一代牢記歷史、奮發圖強,將祖國建設得更加昌盛。”
94歲的陳文琦,自幼參加革命工作,多次冒險為黨組織傳遞情報,并協助照料革命同志和家屬,在山河無恙后毅然投身航空工業建設。她激動地表示:“這枚紀念章,讓我想起抗戰時期的艱苦歲月,多少共產黨員用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好日子。看到公司和國家航空事業越來越好,我心里非常高興和自豪,衷心祝愿航空工業越來越強大!”
昔日烽火映山河,今朝利劍躍九霄。從殘暴敵機在中華大地狂轟濫炸,到紅色鐵翼于和平沃土之上列陣長空,變的是中華兒女保家衛國之鐵甲更銳,不變的是中華民族守護和平之心彌堅。
ICP備案編號:京ICP備10003784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418號 版權所有: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:中航國際金網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